西藏山南:美丽乡村、温馨生活
          时间:2025-10-31 10:23  作者:365bet网页版
         
         
中国西藏网消息,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建设活力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稳步推进。通过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多元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传统村落焕发新生。农民和工人的生活质量有了长足提高。一幅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生活富裕的乡村复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三日县扎嘎新村:全面搬迁开启幸福新生活走过三日县三日镇扎嘎新村,宽阔干净的路边,整齐的藏式建筑和随风飘扬的波斯菊。好康中心、幼儿园、健身房一应俱全,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这个新村平均高度为3,500 m等等,呈现出一个适合生活和工作的新环境。图为扎嘎新村。就在一年前,这里的村民还居住在平均身高4100米的扎嘎沟里。自然资源匮乏,气候恶劣,地质灾害频繁。虽然2019年实现脱贫,但返贫隐患始终存在。 2023年,桑日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达嘎、平琼等5个行政村整体搬迁至扎嘎沟。 2024年10月,全体村民满怀希望搬进新家。图为扎嘎新村村民扎西卓嘎和女友。 “新房子面积大,质量好,和以前的房子相比,这里的地比较平坦,不像我们以前住的地方是悬崖,走在上面不仅不舒服,而且还满是灰尘。”村民扎西卓嘎看着两层楼的房子就在他面前。房屋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建这样的房子非常困难,现在县城有公共交通,很方便。”图为扎嘎新村的健身房。图为扎嘎新村幼儿园。搬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为鼓励村民养成新习惯,该村开始开展“五美庭院”(庭院美、室内美、厨卫美、绿植美、户型美)评价,并建立宣传制度,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同时,依托“妇女志愿者”和“双联户”的力量,构建全覆盖的环卫保洁网络,确保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无盲人。平静的生活比幸福的生活更重要河过去,扎嘎沟村也尝试过“一村一品”,推出了黑青稞糌粑、藏花椒等特产。但由于规模小、渠道少,该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万至2万元,难以发挥效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桑日县引导扎嘎新村和荣乡9个行政村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集资购买山南市火车站前房屋19栋。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集体村带来108万元以上的稳定租金收入,其中扎嘎新村每年的分红达到26.6万元以上。加上村里15个集体商铺的租金,预计2025年扎嘎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53万元。y的山谷海拔4100米,希望家乡的环境、产业和理念得到彻底升级。如今,村民们不仅住上了好房子,养成了买好房子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在共同富裕的乡村复兴道路上不断前进。曲松县罗布沙村: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幸福指数 近日,曲松县罗布沙镇罗布沙村洋溢着幸福的氛围。走进村子,就能听到装饰声和欢快的音乐声。村民们忙着搬进新房、装修房子,脸上写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在打理新装修的家时,村民罗布群培高兴地说:“我花了近10万元装修我的家,我想换一套好房子,照顾好房子。”图为村民罗布群培组的丰富风光,感谢热闹、工业、美丽的罗布沙村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据悉,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5栋住宅164户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总体积的98%,一个设施齐全、规划合理的新农村已开始发展。图为罗布沙村 摄影:Tenzin “即使高度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也要解决保温问题。”曲松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商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格桑次仁表示,为保证群众住得舒适、温馨,该项目建设采用了外保温棉、内保温砂浆、断桥铝合金等多项保温措施。项目建设在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同时,优先考虑安全。 “我们家的抗震能力可以达到8级以上,所用的钢筋、水泥都是优质材料。”格桑次仁自信地说。除住房外,项目同步完善道路、给排水、强弱电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健身房、停车场、工业建筑等配套设施。正在积极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真正实现从有地方住到有好住处的跨越。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旧房拆除及场地修复的最后阶段。看着日益完善的新家园,村民们的眼里充满了希望。这个位于高原的村庄正焕然一新,见证了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坚定决心,也带来了对人民群众的无尽渴望。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加查县嘎玛吉坦村:“人畜分离”创造新生活。 10月底,加查县冷达镇嘎玛吉滩村的田间,村民们正忙着播种冬种,一派忙碌景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旁,新建的房屋和维护良好的村道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走到措莫村民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布局独特、充满生机的庭院。图为次仁措莫的家,一栋两层的藏式房子。二楼是一家人干净舒适的卧室,点缀着生活的画作;一楼是宽敞的客厅和厨房。各种花卉和绿色植物给室内增添了活力和温暖。整个民居干净明亮,与传统印象中的农家乐有很大不同。图为次仁措莫家的卧室。 “多么美妙啊谈起今天的生活,次仁措莫感慨万千。以前老房子里,人们住在二楼,一楼主要是动物圈舍。如今,人与动物分开了,清洁方面也变得干净了,不仅房子里,连村里的道路都干净了。这种深刻的变化来自冷达乡不断推动改善人居环境。据了解,该镇严格执行“冷达乡” 《牲畜管理办法》,实现牲畜集中饲养,建设142处集中牲畜养殖场;同时设置专门放牧通道,实行定期放牧。此外,该镇将牛粪清理纳入《村规民约》,安排保洁人员每天清扫,并指定专人定期巡查。多措并举,确保村庄清洁名词村里再也见不到牛粪,闻不到致命的臭味。村里环境环境初步改善。生活环境改善后,增加收入的渠道也拓宽了。 “人畜分开后,我把原来的畜栏改成了庭院,种植了苹果、山楂、核桃等。青措玛说,庭院经济不仅改善了环境,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图为次仁措展示自家院子里的山楂树。青措玛的新房建于2007年,并装修完毕。 2023年,总投资近70万元。“我们借了20万元,明年还。”通过采集冬虫夏草、外出打工、在村里经营商店,我们家每年的收入都不错。”谈及未来时,穆哈尼次仁措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人畜混居,到生活方式和产业,嘎马吉滩村的实践清楚地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还激活了产业发展新思路,为乡村振兴写下了坚实的注脚。从扎嘎新村整体搬迁,到罗布沙村综合整治,再到嘎玛吉滩村人畜分流,山南市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农民和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走在这些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听到的是村民对未来的信心,感受到的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坚定决心。青藏高原的这一美丽变化是最生动、最生动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温馨注脚。 (中国西藏网记者 才登拉姆)
 编辑:吴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