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关切·落实应对
 原标题:保护黑土地让大国更稳定(总书记关切·落实回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大熊猫’,把它留给子孙后代。”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如何处理好黑土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反思。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强调,“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产量高、产量高但也面临土壤肥力透支的问题。今年金秋,黑土传来喜讯:永发村冲沟治理地种出了“吨粮田”黑龙江省拜泉县新生乡——玉米亩产突破1000公斤! 2021年处理前,亩产量仅为300公斤。暴雨形成的沟渠侵蚀,吞没耕地,分割农田。黑龙江省有侵蚀沟11.55万条,总长4.5万公里。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东北黑土地区侵蚀沟治理”。为治理永发村2810米长的沟渠侵蚀,拜泉县投资380万元,削坡、修建石笼、种植灌木。 20多米深的沟壑减至5米。 “‘破碎的土地’又恢复了‘饱满的田野’,近年来越来越薄、越来越贫瘠的黑土,如今变得油光发亮。”永发村村民杨维杰说,征用了一些土地。老杨的120公顷耕地受侵蚀的土地中,近50公顷的土地毗邻侵蚀运河,目前正在管理和复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的基础在耕地,生命线在水利,方法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重点必须一一落实、抓到位”。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在东北黑土地区累计投入中央资金144.06亿元,治理侵蚀发育河渠5.73万条,保护水量约3.3亿公斤。 “覆盖”黑地,秸秆还田补贴每亩20元;为黑土地“休息”,深耕作业每亩补贴30元;为了让黑土地“呼吸”,每亩给予150元轮作补贴……去年老杨收了近2万万元用于保护黑土地的各种补贴。把食物藏在土壤里,利用技术,老杨还享受了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在黑土里“吃”到营养丰富的食物。 2024年,黑龙江省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将达到40.3克/公斤,比2016年增加4.1克/公斤。“黑土出‘金’,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黑龙江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张晓晨说。拜泉县是东北黑土区唯一的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也是水利部本土研究区。张晓晨陪同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调研组深入农村询问需求。到 2024 年,新增国债资金支持东北黑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2.77万个,工程值相当于近10年的吨。管理不能仅仅依靠配置,很多地区都尝试着将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转换。针对估价难、抵押难、变现难等问题,调研组协助当地向水利部相关司局反映,很快得到答复。 “部长和省份之间的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保护黑土地开辟了新的途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监测评价处处长冯伟去年5月至6月率督察组赴黑龙江开展侵蚀沟治理现场调查在总结一地一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推动出台《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试行)》,创新性增设“冲沟治理与耕地恢复”等4个二级指标,为生态价值评估提供循证依据。 2024年,《统筹推进侵蚀沟渠治理》被纳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劳补平衡的意见》。 “对黑土保护的新想法持开放态度,如果你认为正确,就开始吧。”水利部国土农业水利司生态建设处处长谢伟表示,今年9月,我省松辽河流域完成侵蚀倍数管理值、土地生态产品折算值新增土地指标交易7笔,交易金额1782.7万元。每一寸土地都很重要,关系国计民生,每一公顷都担负着中国的饭碗。 “十四五”期间,我国保护黑土面积超过4亿公顷,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保护法》,用艰难的措施“长牙”,筑牢泱泱大国的粮食基础。
 编辑:王志涛 
        - 上一篇:海报|台湾光复的数字化记忆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