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河看中国
          时间:2025-10-22 10:30  作者:365bet体育
         
         
中新网武汉10月20日电 (记者 任思雨 李媛 李吉 高可欣)今年入秋以来,汉江干流汉江流域监测站均未超过警戒水位。同时,丹江口水库水位已成功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0米。水库工程顺利完成,并经受住了洪水考验。汉江秋防和后期蓄洪“双丰收”,离不开水利部门的准确预测和科学协调。连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科学调度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防蓄并重,精准控制丹江口水库出库流量抓好水库和梯级水库蓄水节律,全力保障汉江流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水安全底线。 10月15日,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中新网记者 任思雨 摄 科学决策 今年1-8月出现罕见秋涝,汉江流域降雨和来水持续偏少,一度遭遇严重干旱;然而8月底后,秋雨接踵而至,旱涝交替。 9月5日至10月18日,汉江上游连续发生7次洪水,其中第2号至第5号洪水发生时间超过15天,是有实测数据以来“最强秋季洪水”。据水利部介绍,今年汉江秋洪水有四个明显特点:cs:开始得早,持续时间长;降雨过程频繁且强度大;洪水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而且洪水总量很大。面对严峻的洪水形势,汉江流域水库与丹江口水库联防成为防洪关键。 “9月至10月送丹江口水库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防洪安全,二是南水北调中心工程的蓄水保障。”科米市长江规划总规划师徐兆明表示,“我们既要确保汉江下游的防洪安全,又要让水库达到正常蓄水水位,为明年的供水提供保障。” 10月15日,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中新社记者任思雨摄国庆假期,五次“翻车”号洪水过后,丹江口水库水位突破169米。预计未来仍可能发生两次特大洪水,长江委果断决定加大汉江中下游丹江口水库泄洪流量,降低库区水位;同时,在下游河段出现最大流量之前,立即削减泄洪孔的水量,成功避免了汉江中下游水位超警。 “我们利用溪流无雨期间,在确保溪流安全的同时,降低水库水位,释放库容,为中断下一轮洪水做准备。”徐兆明说。洪水过程前既要适当“清空肚子”,又要保证最后是“充满水”。整个秋汛期,水利部门持续动态调度,精准控制丹江口水库流量,持续寻求组织秋防和后期蓄洪的最佳方案。 10月18日,汉江上游形成“汉江2025年第7号洪水”。 10月17日以来,长江委严格处置“洪水”,同时加强雨水监测预报预警,成功保住了水库最后一轮洪水,使丹江口水库水位成功蓄水在正常蓄水位170米。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防洪抗洪“胜利”最快的方法就是与时间赛跑。如何“打赢”洪水,需要准确的监测预报和科学的总体决策。在防洪工作周期中,数字孪生燕gtze河智慧防洪抗旱系统是预报员、专家的“得力助手”。徐兆明明确解释,以汉江为第二个,数字孪生汉江系统就像用数字化的方法为汉江打造了一个“孪生兄弟”,可以模拟整个流域的水文循环规律。借助数字孪生系统,决策者可以实时了解流域水位和流量状况,根据气象水文监测预测未来降雨状况,并通过算法模型模拟未来水情和洪峰洪水量。数字孪生丹江口项目。基于仿真预测,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快速预览调度计划。在目前的发运计划下,水库中下游是否会超出警戒线?库区房屋、田地是否被淹?短短几分钟内,数值计算的mga结果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帮助决策者从众多选项中锁定“最优解”。 “数字孪生系统可以说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也像另一个和我们同时思考的‘大脑’,是我们的好帮手,但最终的决策必须依靠人。”徐兆明进一步表示,汉江流域面积约15.9万平方米,覆盖数千座水库,人口超过3000万。因此,在防洪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准确预测前三天的情况,还需要预测未来4至10天、未来30天的情况,为以后的决策留出空间。 “汉江流域水库总体规划和航运,既要考虑上游,又要考虑下游,既要考虑当前形势,又要考虑长远。”整个秋汛期,长江委建立了“预测-理想预警-预判-预案”的“四预”工作体系,利用数字孪生汉江系统进行80余次洪水模拟预判,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硬核提交,保护清水北流 回顾秋季防洪全过程,汉江流域水库群累计拦洪172亿立方米,其中仅丹江口水库就拦洪127亿立方米。中下游水位稳定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成功实现防洪蓄水双重目标。 10月18日8时,丹江口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170米。这是丹江口水库大坝自2021年、2023年筑坝以来,第三次实现完全蓄水。作为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南水北调分水工程线路中,“大水箱”的满蓄将为当年京津冀河南26个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提供“确定性”。 “秋洪水过后,我们整个库流域的蓄水能力通常都达到了最大值,如何利用重要水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根据流域供水情况动态优化供水方案,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徐明明说。丹江口水库。中新网记者任思雨拍摄的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是该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的放水。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工程中部受水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已满保障江河安全、确保“清水继续北流”的能力将更加稳定。
 编辑:聂越